抱团养老,一个没怎么听说过,但在国外却很很流行的方式。等我们老了,就搬到一个地方住在一起,一起喝茶,种树,散步,旅行。
美国德州四对夫妇“抱团养老”的故事,启迪着全球的老人,爱人在身边,朋友在隔壁,就算老了,也要有自己的生活。
来自美国的这四对夫妻,是认识超过20年以上的好朋友。孩子们长大后,他们就买了一块地,建了四座小房子,住在了一起。
是一个很偶然的情况下,他们发现了一块废弃的草地。靠近Llano湖泊,风光很美。
一开始他们想着建一所大房子,然后四家人住在一起。考虑到个人空间的重要性,他们最后决定把这个地方打造成四处相连的独立房间。
每座小屋花费4万美元,结构简易,容易建造,空间使用率很高,整个建筑相当低碳环保,有雨水收集器,还有太阳能板供电。
小屋的内部精心设计,结构和工艺将美学发挥到极致,主人们可以安心地在这里工作或者是看书。
而墙壁则主要以原木为主,设计师还特意保留了木头的纹路,一片温馨自然的气息,森林的味道让人特别安心,有种回归自然的感觉。
看完之后你是不是心生羡慕,十分向往?看完美国人的“抱团”养老,再来看看德国人的“同居式”养老。
德国姑父前年去世,只留下姑妈一个人守着一间大房子过生活。姑妈虽有个儿子,但在德国,子女结婚后一般都不和父母住在一起。
一天早晨,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推门走了进来,一进门就大声说:"施密特,我们‘同居’吧?"姑妈高兴地说:"好啊,我也正有此意呢。"之后,他们又高兴地说了一会儿话。
后来才知道,原来,姑妈口中的"同居"乃是现今德国老人十分追捧的一种养老模式——"搭伴养老"。
姑妈告诉我,他们是在老年大学里学油画时认识的,他就住在姑妈家附近,两人彼此性格也很合得来,于是便都有了"同居"的想法。
德国人60岁后就可以进疗养院养老,但很多老人十分厌倦疗养院里的单调生活,于是,便有一些老人因志趣相投而自愿组合在一起,过起了"同居"的老年生活。
可能很多人觉得,这在中国是不太可能的,但在我国,“抱团养老”也慢慢成为了一种趋势。
大家可以择邻而居,
与亲密伙伴,志同道合之人生活在一起。
面朝大草坪,背依山,山上便是森林游步道,甘岭水库,能够呼吸新鲜空气,逛莓园、挑野菜,游农场,这都是极好的。
养老,是一个我们都得面对的问题。无论现在是不是年轻,以后都会要认真老去。想到以后身边的若干好友在一起,一道散步、跳舞、逛街寄养孙子孙女……就会突然间觉得,“老”也不是那么可怕了。
美国德州四对夫妇“抱团养老”的故事,启迪着全球的老人,爱人在身边,朋友在隔壁,就算老了,也要有自己的生活。
来自美国的这四对夫妻,是认识超过20年以上的好朋友。孩子们长大后,他们就买了一块地,建了四座小房子,住在了一起。
是一个很偶然的情况下,他们发现了一块废弃的草地。靠近Llano湖泊,风光很美。
一开始他们想着建一所大房子,然后四家人住在一起。考虑到个人空间的重要性,他们最后决定把这个地方打造成四处相连的独立房间。
每座小屋花费4万美元,结构简易,容易建造,空间使用率很高,整个建筑相当低碳环保,有雨水收集器,还有太阳能板供电。
小屋的内部精心设计,结构和工艺将美学发挥到极致,主人们可以安心地在这里工作或者是看书。
而墙壁则主要以原木为主,设计师还特意保留了木头的纹路,一片温馨自然的气息,森林的味道让人特别安心,有种回归自然的感觉。
看完之后你是不是心生羡慕,十分向往?看完美国人的“抱团”养老,再来看看德国人的“同居式”养老。
德国姑父前年去世,只留下姑妈一个人守着一间大房子过生活。姑妈虽有个儿子,但在德国,子女结婚后一般都不和父母住在一起。
一天早晨,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推门走了进来,一进门就大声说:"施密特,我们‘同居’吧?"姑妈高兴地说:"好啊,我也正有此意呢。"之后,他们又高兴地说了一会儿话。
后来才知道,原来,姑妈口中的"同居"乃是现今德国老人十分追捧的一种养老模式——"搭伴养老"。
姑妈告诉我,他们是在老年大学里学油画时认识的,他就住在姑妈家附近,两人彼此性格也很合得来,于是便都有了"同居"的想法。
德国人60岁后就可以进疗养院养老,但很多老人十分厌倦疗养院里的单调生活,于是,便有一些老人因志趣相投而自愿组合在一起,过起了"同居"的老年生活。
可能很多人觉得,这在中国是不太可能的,但在我国,“抱团养老”也慢慢成为了一种趋势。
大家可以择邻而居,
与亲密伙伴,志同道合之人生活在一起。
面朝大草坪,背依山,山上便是森林游步道,甘岭水库,能够呼吸新鲜空气,逛莓园、挑野菜,游农场,这都是极好的。
养老,是一个我们都得面对的问题。无论现在是不是年轻,以后都会要认真老去。想到以后身边的若干好友在一起,一道散步、跳舞、逛街寄养孙子孙女……就会突然间觉得,“老”也不是那么可怕了。